当 L4 级无人环卫车的融资消息接连刷屏,当杭州、深圳的招标公告密集释放,当绍兴、石家庄的无人清扫设备在街头引发围观 —— 一度被视作 “技术试验田” 的无人环卫赛道,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城市街头。资本涌入、场景落地与政策加持的三重共振,让这个曾经小众的领域站在了商业化爆发的临界点上。
2025 年的无人环卫赛道,融资日历被不断刷新。上海库萨科技数千万元 Pre-A 轮融资刚官宣,挚途科技超亿元 B 轮融资便紧随其后,仙途智能的 Pre-C 轮融资更是直指环卫市场扩展 —— 短短半年内,数亿元资金流向同一赛道,资本用脚投票的背后,是对 L4 级自动驾驶技术在环卫场景商业化的坚定信心。
资本的热情并非孤例。从终端市场的招投标动态来看,规模化落地的序幕已然拉开。杭州钱塘计划投放 18 台 L4 级智能环卫设备,深圳罗湖的新一轮招标则一次性纳入 44 台无人装备,涵盖洗扫车、清扫机器人等多元品类。这些动辄千万级的采购清单,不仅是地方政府对新技术的认可,更预示着无人环卫正从试点示范转向批量应用。
传统环卫行业的困境,为无人技术的渗透提供了天然土壤。城市清洁面积以每年 5% 的速度递增,但环卫工人平均年龄突破 55 岁,人力成本年增 10% 的同时,人均日清扫效率仅 0.8 万平方米。供需失衡的矛盾下,L4 级无人环卫车的出现成为破局关键。
在成都青羊总部基地,赛特智能的无人清扫车展现出惊人效能:8 小时清扫 5.6 万平方米,相当于 14 名环卫工人的工作量,360 度无死角监控配合厘米级贴边技术,让清洁效率提升 50%。更重要的是,这些设备可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作业,夜间错峰清扫模式使道路洁净度维持时间延长至 16 小时。
技术迭代正在重塑行业逻辑。通过多传感器融合、AI 算法优化与云控平台调度,无人环卫车不仅能自主避障、自动充电,更能根据路面污染程度动态调整清扫策略。绍兴上虞区的试点数据显示,引入盈峰环境的智能清扫机器人后,当地环卫人力成本下降 40%,投诉率降低 62%,这种 “降本增效” 的硬实力,正是资本与市场趋之若鹜的核心原因。
无人环卫的赛道上,一场跨界融合的竞赛已然打响。传统环卫巨头如玉禾田、侨银股份、福龙马环卫通过合资公司布局,自动驾驶企业如仙途智能、酷哇科技承接政府项目,福田、东风等商用车企则凭借底盘制造优势完善产品矩阵 —— 不同基因的玩家正以差异化路径抢占市场。
城市之光(深圳)无人驾驶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1 年,作为深圳市专精特新高科技企业,依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先进技术,打造 “智能装备 + 数字平台 + 一体化服务” 三位一体的智慧环卫运营体系。截至目前,其项目覆盖超 20 个城市,向 30 余个传统环卫项目输出智慧解决方案,获得 “平台 + 设备 + 服务” 一体化智慧城市服务项目 11 个,服务面积超 6000 万平方米。此次中标的广西玉林项目,城市之光将通过智能化、精细化运营,助力当地将 “改革创新先导区” 文化底色点墨上色,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空间体验。
奇瑞集团旗下的宜瑞汽车近期中标茂名 1.8 亿元环卫项目,其杀手锏正是配备的纯电动无人驾驶扫路车。这一案例揭示出商用车企的独特优势:依托母公司在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的技术积累,宜瑞汽车在 2021 年至今已拿下 20 余个环卫项目,合同总额达 9 亿元。这种 “车企 + 环卫” 的跨界模式,正在改写行业竞争格局。
而在城市街头,技术进化正通过场景实践不断加速。石家庄湾里庙步行街的 AI 环卫机器人,通过步行街复杂人流环境的试炼,优化了避障算法;绍兴项目推动盈峰环境从 “设备供应” 向 “AI + 服务” 转型,迈入 3.0 时代;安阳北关区的中小型设备协同作业模式,则探索出不同场景下的最优配置方案。这些来自一线的实践反馈,正在倒逼技术迭代与模式创新。
尽管前景广阔,但无人环卫的规模化之路仍存挑战。目前行业集中度低,全国布局企业超 200 家,多数仍处于示范项目阶段;初期设备采购成本是传统车辆的 3 倍,虽然全生命周期成本更低,但地方财政的支付意愿仍需培育;此外,标准体系尚未完善,不同城市的道路规范、作业要求差异,可能延缓跨区域扩张进程。
不过,政策的持续加码正在扫清障碍。《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办法》将环卫车纳入优先试点品类,财政部更是对配备无人装备的环卫项目给予 15% 的补贴。在技术、资本与政策的合力下,有机构预测 2028 年智慧环卫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,而 L4 级设备的渗透率有望达到 30%。
当石家庄的无人洗地机在商场完成第 1000 次自主倾倒,当深圳的无人车队在凌晨三点完成主干道清扫,这些悄然发生的变化正在证明:无人环卫不是未来时,而是进行时。这个曾经依赖人工的传统行业,正站在智能化转型的十字路口,而资本的涌入与技术的突破,终将把 “无人” 的想象照进城市洁净的现实。
版权所有 ©建筑物清洁委员会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 | 邮政编码:100037
电话:010-88360325 传真:010-68317079
邮件:jianshebao@sina.com.cn 网站:http://www.ccpitqj.com
京ICP备13014717号-2 京公安网备:11010602004581
微信公众订阅号
微信公众服务号